HealthPointe 2.0 促進健康及體重的簡單方法

簡單、易學、見效體重管理計劃

針對教授正確健康生活飲食方式

不需挨餓不靠藥物、不需代餐

教授長遠保持體重提升身體能量

Weight Management and Wellness · Made Simple

Weight Management and Wellness · Made Simple

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

肥胖長者跌倒風險增五成

醫療新知
肥胖長者跌倒風險增五成

2011年12月30日

較瘦弱的長者一直被認為容易跌倒出事,美國一項大型調查則發現,肥胖長者的跌倒風險更大。美國雪城大學在 98年至 06年間,訪問了逾 1萬名、 65歲或以上長者,期間每兩年收集數據,了解其健康狀況及曾否跌倒受傷。
結果顯示,長者在受訪期間共發生 9,621次跌倒的意外,其中超過 3,100次因嚴重受傷要接受醫治。分析指,肥胖長者比體重正常的長者較易跌倒,高出風險介乎 12%至 50%。如體重指標( BMI)超過 50,跌倒風險則高達 50%。專家相信,長者若有肥胖問題,會出現走路困難、不夠靈活及平衡力較差,增加跌倒受傷風險,康復過程也較一般長者慢。

2011年12月28日星期三

九成港人吃蔬果不足 逾三成過胖患高血壓 建康指數僅及格

【明報專訊】港大公共衛生學院調查本港逾8400個家庭住戶的健康狀况,結果發現港人「健康生活指數」只是僅僅及格的6.11分,其中九成受訪者蔬果攝取量不足,每日進食不足500克蔬果,更有超過三成人屬肥胖及患上高血壓。負責研究的教授分析,家庭成員各自的飲食和運動習慣能互相影響或拖累,建議市民由多步行及多攝取蔬果開始,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文化。
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獲得馬會資助,於2009年3月起兩年期間,收集8481個住戶(包括18,906名15歲以上人士)的生活起居及健康數據,再按聯合國四大慢性非傳染病危險因素(吸煙、過量酒精吸收、不良飲食習慣、運動量不足),以及體重和血壓兩個健康因素,作出評分(見表)。
平均健康指數僅6分
研究發現,以10分為滿分的健康指數,港人只得僅過6分的及格分數,平均得6.11分;以家庭為單位計算的平均分更低,只有6分。在不良飲食習慣方面,近九成受訪者蔬果攝取量不足,即只有約一成人能每日進食最少5份、每份100克的蔬果,而患上高血壓或前期高血壓的受訪者各佔三成,亦有超過三成人屬肥胖一族。
負責研究港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林大慶表示,少吃蔬果的飲食習慣,會令體重血壓上升,增加中風、心臟病、糖尿病、慢性呼吸病和癌症的風險。他認為,港人在外用膳時,大都甚少點蔬菜類餸菜,他建議如6人一同出外用膳,應最少要點3碟蔬菜。
運動量方面,只有約三成(29.7%)受訪者每周進行中等強度運動,即每周最少2.5小時的運動量。調查了解其中5267人的步行情况,結果發現半數每天步行多於8000步的基本要求。林大慶指出,一般人的平日活動如在家走動或步往車站,已行走約3000至5000步,建議巿民如太忙碌,可每日再額外步行30分鐘以達基本要求。
中年人運動量最少
研究又發現,長者的運動量為全港第二大,最多的是青年人,中年人士最少。他指出,男性於25歲至30歲時,健康有明顯走下坡的迹象,包括身體開始積聚脂肪,相信是工作與飲食習慣有關,提醒男士隨年齡增長,應注意健康。
港大表示,整理數據後,會把分區研究結果交予18區區議會,學院亦會協助各區推行合適的健康計劃。

港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林大慶(左)鼓勵市民多做運動,若沒有時間亦應盡量多步行,右為港大護理學院科研總監陳肇始。(黎嘉愉攝)
港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林大慶(左)鼓勵市民多做運動,若沒有時間亦應盡量多步行,右為港大護理學院科研總監陳肇始。(黎嘉愉攝)

2011年12月19日星期一

中女減肥反彈 脂肪更多

中女減肥反彈 脂肪更多
2011年12月19日

【本報訊】不少女士也視減肥為終身目標,但體重不斷反覆升降,隨時令更多肥肉積存。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減肥後一年體重大幅反彈的中年女性,身體的脂肪比率較減肥前高,減肥時積聚的瘦肌肉( lean tissue)不但消失不見蹤影,一來一回身體的整體肌肉比率更有下降趨勢,研究估計尤其中女的新陳代謝減慢,或是導致體重反彈時脂肪更多的原因。
威克森林大學( Wake Forest University)醫學院一項研究,邀請 78名過重及不活躍的中年婦女參加,她們接受健康檢查後,開始為期五個月的減肥計劃,透過食用低卡路里餐及增加運動量達到減磅目標,雖然各人平均減去 12%體重,但體重反彈的速度也快,在半年後逾六成人已出現體重反彈情況,到一年後比率更高達七成半,其中 11人的比減肥前更重。

少女反彈肥瘦比率相若
研究跟進了體重反彈 4.4磅或以上的減肥者,進行脂肪與肌肉比例分析。結果顯示若與減肥完成時比較,一年後她們重新積聚的脂肪,較肌肉多四倍,脂肪量遠較減肥時去掉的多;與減肥前比較,整體的瘦肌肉的比率也下降,即肥膏取代了瘦肉,意味着即使是體重反彈至與減肥前一樣,因脂肪增加,實際上肥胖問題已惡化。
研究人員比較另一個分析年輕女士體重反彈問題的研究數據,發現少女減肥後反彈,積聚的脂肪與瘦肌肉比率相若,整體瘦肌肉也未見減少,顯示有關問題在中年女士較明顯。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template/apple/art_main.php?iss_id=20111219&sec_id=4104&subsec_id=3626368&art_id=15905773

2011年12月14日星期三

熱門搜尋網: 4大最危險的早餐

熱門搜尋網: 4大最危險的早餐: 4大最危險的早餐 4大最危險的早餐 1) 便利商店 便利商店裡可以當做早餐的食物看起來不少,例如包子、饅頭、飯糰、熱狗堡、優格、茶葉蛋等,而營養師最推薦哪種組合,哪些其實不適合常吃? ●危險組合:熱狗堡+含糖飲料 熱狗因為是加工肉品,熱量及油脂都不低,而且含鹽分...

2011年12月13日星期二

269萬港人屬糖尿高危 須及早控制 免中風腎衰竭

269萬港人屬糖尿高危
須及早控制 免中風腎衰竭

超重是糖尿病危險因素之一。 亞洲糖尿病基金會提供圖片


【本報訊】糖尿病是慢性病中的隱形殺手,患者如無積極控制病情,容易出現中風及腎衰竭等併發症。亞洲糖尿病基金會推算全港有 269萬人是患糖尿病高危一族,佔總人口近四成,該會設立併發症風險評估計劃,將病人分級,以簡單易明的圖表,定下目標讓病人跟從,並由家庭醫生監察,令病人的三大患病指標的達標率,可提升至七成。 記者:張文傑

亞洲糖尿病基金會估計本港有 41萬名糖尿病患者,有 163萬人已處於糖尿病前期階段, 65萬人患有糖尿病而不自知。該會首席執行總監陳重娥表示,根據中文大學早前一項追蹤調查發現,如沒有控制病情,每 4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 1人,於 5年內會出現心臟病或中風,甚至腎衰竭等嚴重併發症,死亡率比一般人高 1.8倍。

按風險分四級

放大圖片
中大轄下的丘中傑糖尿病檢測中心一年可處理數千宗檢查個案,項目包括視力測試。亞洲糖尿病基金會提供圖片

中大轄下的丘中傑糖尿病檢測中心一年可處理數千宗檢查個案,項目包括視力測試。 亞洲糖尿病基金會提供圖片

12345678910

陳重娥指出糖化血紅素( A)、血壓( B)及低密度膽固醇( C)是糖尿病三大患病指標,簡稱 ABC, A正常應低於 7%、 B應在 130/80mmHgN(毫米水銀柱)以下、 C應低於 2.6mmol/L(毫摩爾/每升)。由於及早控制糖尿病可減低併發症風險,基金會 07年設立亞洲糖尿病風險評估計劃( JADE),並設立檢測中心替患者進行評估。計劃是以一個創新資訊科技平台,將患者情況按其危險因素分級,第一級患者 5年內出現併發風險僅 5%,到四級則高達 38%。
JADE的平台會為患者計算大量參考數據,包括三大患病指標等資料,令病人及醫生一目了然,每個數據也有跟進建議,患者可定期到中大轄下的丘中傑糖尿病檢測中心,了解自己是否已達標及接受適當治療,每次收費約 500元。威爾斯親王醫院糖尿及內分泌科主管周振中說,患者清楚風險後,又有目標跟着做,會更有動力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。
JADE成立至今已為本港約 1.5萬名患者提供服務,當中約六成人被評為第三級,第二級及四級分別有 19.2%及 16.2%,患者參與計劃後總達標率提升至七成。陳重娥指患者可由家庭醫生轉介參與計劃,希望日後可擴大社區護理網絡。

亞洲糖尿病評估計劃( JADE)風險分類

一級:腎功能正常,少於一個危險因素*
5年內出現併發症機率: 5%

二級:腎功能正常,有 2個以上危險因素*
5年內出現併發症機率: 8%

三級:腎功能已有損害,有 3個以上危險因素*
5年內出現併發症機率: 18%

四級:已出現心血管疾病或腎功能衰竭
5年內出現併發症機率: 38%

註︰第四級為最高級風險
*危險因素包括吸煙、超重、高血脂、因神經病變出現足部異常等
資料來源:亞洲糖尿病基金會

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

年輕女性防心血管問題 多吃魚

(法新社華盛頓5日電) 最新丹麥研究指出,正值
生育年齡的女性可定期食用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魚類
,來降低心臟問題發生風險。
研究刊登在「高血壓:美國心臟學會期刊」(
Hypertension: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
Association),首次檢視年紀較輕、15至49歲的女性
,並探討魚類在飲食中對目前心臟問題可能性的影響,
而非如何影響壽命長短。
研究指出,「那些不太吃魚,或是從來不吃魚的人
,在8年內發生心血管問題的機率,比其他定期食用魚
類女性高出50%」。
而那些很少或是從來不食用魚類的女性,和每週定
期吃魚的女性相比,心臟問題風險比後者高出90%。
鱈魚、鮭魚、鯡魚和鯖魚都富含omega-3多元不飽
和脂肪酸。回報最常食用上述魚類的女性,較能預防心
血管疾病。
主要研究人員斯楚姆(Marin Strom)表示:「那
些食用魚類的女性應該覺得研究結果激勵人心。重要的
是,我們要強調,為了取得食用魚類和魚油的最大效益
,女性應至少每週兩次以魚類為主食。」
斯楚姆為哥本哈根國家血清研究所(Statens
Serum Institut)胎兒編程中心(Center for Fetal
Programming)博士後研究員。
這起研究只針對食用魚類,並未探討攝取魚油營養
補充品。(譯者:中央社蕭倩芸)


年輕女性防心血管問題 多吃魚